2012高雄電影節導演講堂:視覺狂人石井岳龍的電影講堂

時間:2012/10/27
地點:高雄夢時代喜滿客影城11廳
訪問、整理、與談人:吳俞萱

 

俞萱:導演在日本福岡縣成長,出道的作品《高中大恐慌》與後來的《水中的八月》都明確地將故事發生地點設定在家鄉福岡縣,這兩部作品也都提到每年夏天舉辦的山笠節,《夢幻銀河》也改編自福岡作家夢野久作的原作,請問導演當初怎麼踏上電影之路?你在福岡縣的成長經驗,對你拍攝電影有什麼樣的影響?

 

石井:我很喜歡看電影,看了非常非常多電影。可是就算看了很多電影,也不一定能夠得到共鳴。我想要看的電影沒有在電影院放映,所以我開始想要自己拍電影。一開始在福岡拍攝電影,想要拍攝自己親近的東西,所以早期的作品拍攝暴力的元素,是由於福岡當時有很多暴走族,影響了我想要呈現的題材。對我來說,拍電影是探險的過程,我想要在拍攝電影的過程之中找出自己的解答。

 

俞萱:導演把拍電影的過程視為一場探險的旅程,但似乎一直對清楚完整的故事結構沒有多大興趣,而是關注人物自身的混亂失衡,為何會有這樣的創作傾向?

 

石井敘事和劇情上的東西也是蠻重要的,可是既然要拍電影,就要找出電影跟其他媒材不一樣的表現手法。我早期的電影也盡量沒有台詞,像新片《沒有人活著嗎?》是非常多台詞和對話的,這是我拍片三十幾年來的創舉,這次的實驗就是將人物的對話當作配樂的一部分。

俞萱:《沒有人活著嗎?》有別於以往作品裡晃動激進的影像實驗,而是平穩地跟拍人物的行動,請問為什麼會有這樣的轉變?

 

石井:因為這次的劇本是一個對話劇,出現許多人物,為了呈現他們的出場順序和對話感覺,鏡頭就會想要跟著他們移動而不再做其他的表現。

 

俞萱:這部影片有許多橫移的鏡頭,將許多直立的柱子橫過人物面前,為什麼會用這樣的方式拍攝?

 

石井:畫面切換會用這樣的方式是因為作品原著是舞台劇劇本,所以想要在畫面的切換上,找出電影的獨特表現方式。

 

俞萱:這部電影裡的人物都有自己的生活困境,而突發的死亡事件就在他們之間埋伏,為什麼想拍這樣的故事?

 

石井:死亡隨時都會降臨,只是我們忘了死亡就是生命的一部分。死亡對待每個人都是平等的,每個人都會遭逢到這個狀況。所以我想用平凡無聊的校園生活,來拍攝出沉重嚴肅的主題。

 

俞萱:這部電影的開頭,是一片白色的沉靜死寂,而背對的女孩戴上耳機,就忽然傳出強力震撼的音樂,產生一股衝突的美感,請問導演怎麼決定這部電影的配樂?

 

石井:這部電影在拍攝之前沒有規劃任何音樂元素。擔任這部電影配樂的是我的兒子。某天他用電腦在作曲的時候我聽到了,發現他做的音樂跟我的電影很合,就一起合作了。

 

俞萱:導演一開始提到,拍電影是一段旅程,早期的作品偏向暴力的探索,八零年代息影,後來再復出,一改從前的影片調性,從強烈的行為騷動,轉而關注神秘幽微的人物內心世界,直到這部新作,嘗試了大量的對白和靜止的鏡頭語言,可以看出導演拍片三十年,不斷在找尋不同的電影主題和風格,請問導演怎麼回頭看自己的創作轉變?現在的創作正在思考什麼樣的問題呢?

 

石井:其實這三十年的創作歷程都在往前看,所以不太知道自己之前做過什麼。電影的形式一直都在變化,但電影的核心是相同的。我還有更多想要嘗試和實驗的事情,一直以來都是想拍什就拍什麼。更大的探險始終都在前面。對我來說,電影的重大意義就是「變動」的形式探索,不僅是動作的變動,還有內在世界的起伏。我以前常拍奔跑的動作,因為這是很有電影感的一種表現。八零年代我想要嘗試科幻技術的展現,例如《全面啟動》這樣的作品,但又擔心自己還沒辦法駕馭那種規格的作品。那時我有十年沒有拍攝電影,是因為覺得自己還沒有能力去調度和安排那些資金和科幻技術,所以不斷琢磨自己,這一琢磨,就過了十年。經過很多思考之後,我發現一味地將好萊塢當作目標是沒有意義的。現在只想自己開創屬於自己的電影世界。

 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kff201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